歷代寶雞縣舊志介紹
發布時間:2020-09-04 點擊數:3108
第一部,明弘治、正德年間《寶雞縣志》。書佚,內容及纂者不詳,萬歷三十六年(1608)已成殘篇,此志為寶雞縣第一部縣志。
第二部,明萬歷《寶雞縣志》。萬歷三十六年(1608),朱炳然纂修,書佚。朱撰寫的序文今存。朱炳然,字太彬,四川大足縣舉人,萬歷三十四年(1606)知寶雞縣。
第三部,明崇禎《寶雞縣志》。崇禎十三年(1640),由知縣嚴夢鸞纂,書佚。今存嚴夢鸞與黨崇雅序兩篇。嚴夢鸞,字翔紫,直隸灤州人,進士,崇禎十年(1637)任寶雞縣令。
第四部,清順治六年《寶雞縣志》。順治六年(1649),薛光前纂。二十卷,已佚。薛序今存。薛光前,字克孝,山西萬泉縣人,選貢,順治三年(1646)知寶雞縣。
第五部,清順治十四年《寶雞縣志》。順治十四年(1657),周纂。分天地人三卷,無凡例。周,三韓人,貢生,順治十四年(1657)任寶雞縣令。
第六部,清康熙《寶雞縣志》??滴醵荒?1682),何錫爵、熊碩、吳之翰纂修,共3卷。何錫爵,字晉候,三韓人,監生,康熙二十年(1681)任寶雞縣令。熊碩,字唯千,安徽桐城人,康熙二十一年(1682)任寶雞縣典史。吳之翰,寶雞縣人。
第七部,清乾隆二十九年《寶雞縣志》。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四月,縣令許起鳳選縣內士人高登科等20余人,設局纂修,同年臘月成書,翌年(1765)刻印,凡10卷,分10大門類,類下設84目,約15萬字。許起鳳,字云衢,浙江昌化縣人,進士,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任寶雞縣令。
第八部,清乾隆五十年《寶雞縣志》。乾隆五十年(1785),由鄧夢琴、董識纂刻。凡16卷,每卷1類,共16門類,不分目。鄧夢琴,字簣山,江西浮梁人,進士,乾隆四十八年(1783)知寶雞縣。
第九部,民國《寶雞縣志》。此志為強振志、徐沖霄等人以鄧志為藍本,參考許志,編修而成。記事至民國10年(1921)。民國11年(1922),縣內駐軍旅長羅玉山等贊助,由縣知事曹驥觀領銜付印。鉛字本,16卷,每卷1類,類下設目,凡95目。曹驥觀,字道符,陜西禮泉人,光緒舉人,民國11年(1922)任寶雞縣知事。強振志,號鎮川,寶雞縣硤石鄉人。
第十部,《寶雞鄉土志》,又名《最近寶雞鄉土表志解》。民國35年(1946),楊必棟等人編輯,系私家著述,不分卷。
第二部,明萬歷《寶雞縣志》。萬歷三十六年(1608),朱炳然纂修,書佚。朱撰寫的序文今存。朱炳然,字太彬,四川大足縣舉人,萬歷三十四年(1606)知寶雞縣。
第三部,明崇禎《寶雞縣志》。崇禎十三年(1640),由知縣嚴夢鸞纂,書佚。今存嚴夢鸞與黨崇雅序兩篇。嚴夢鸞,字翔紫,直隸灤州人,進士,崇禎十年(1637)任寶雞縣令。
第四部,清順治六年《寶雞縣志》。順治六年(1649),薛光前纂。二十卷,已佚。薛序今存。薛光前,字克孝,山西萬泉縣人,選貢,順治三年(1646)知寶雞縣。
第五部,清順治十四年《寶雞縣志》。順治十四年(1657),周纂。分天地人三卷,無凡例。周,三韓人,貢生,順治十四年(1657)任寶雞縣令。
第六部,清康熙《寶雞縣志》??滴醵荒?1682),何錫爵、熊碩、吳之翰纂修,共3卷。何錫爵,字晉候,三韓人,監生,康熙二十年(1681)任寶雞縣令。熊碩,字唯千,安徽桐城人,康熙二十一年(1682)任寶雞縣典史。吳之翰,寶雞縣人。
第七部,清乾隆二十九年《寶雞縣志》。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四月,縣令許起鳳選縣內士人高登科等20余人,設局纂修,同年臘月成書,翌年(1765)刻印,凡10卷,分10大門類,類下設84目,約15萬字。許起鳳,字云衢,浙江昌化縣人,進士,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任寶雞縣令。
第八部,清乾隆五十年《寶雞縣志》。乾隆五十年(1785),由鄧夢琴、董識纂刻。凡16卷,每卷1類,共16門類,不分目。鄧夢琴,字簣山,江西浮梁人,進士,乾隆四十八年(1783)知寶雞縣。
第九部,民國《寶雞縣志》。此志為強振志、徐沖霄等人以鄧志為藍本,參考許志,編修而成。記事至民國10年(1921)。民國11年(1922),縣內駐軍旅長羅玉山等贊助,由縣知事曹驥觀領銜付印。鉛字本,16卷,每卷1類,類下設目,凡95目。曹驥觀,字道符,陜西禮泉人,光緒舉人,民國11年(1922)任寶雞縣知事。強振志,號鎮川,寶雞縣硤石鄉人。
第十部,《寶雞鄉土志》,又名《最近寶雞鄉土表志解》。民國35年(1946),楊必棟等人編輯,系私家著述,不分卷。
上一篇:《巴人民俗圖志》出版發行 下一篇:歷代鳳翔府志介紹